[摘要]影片《远大前程》改编自查尔斯·狄更斯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皮普在资本主义上层社会中渐渐迷失自我,在遭遇重重打击后,又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该片获得2014年土星奖最佳独立电影提名。影片以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暗线,以皮普的转变为明线,批判了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虚伪与拜金主义的腐朽对人性的摧残。电影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从情节上进行了改编。皮普的觉醒、哈尔森姆小姐的觉醒、皮姆与艾斯黛拉的圆满体现出影片多层次的主题。
[关键词]《远大前程》;资本主义;多层次主题
由迈克·内威尔指导的影片《远大前程》改编自查尔斯·狄更斯的同名小说。作为查尔斯·狄更斯晚年之作,小说《远大前程》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曾被多国翻拍成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而众多版本中,由迈克·内威尔指导的英国版《远大前程》反响最佳。该片于2012年11月30日在英国正式上映。影片在忠于小说原著的基础上,将更多的电影元素注入其中,在情节上进行适当创新。凭借良好的口碑,该片获得2013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并于2014年获得土星奖最佳独立电影提名。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皮普从贫民变成一名绅士后又变成穷人,最终通过自身努力重拾自我,找到人生轨迹的故事。皮普年幼时,父母双亡,他便由脾气暴躁的姐姐抚养。在成长过程中,仅有姐夫乔给予皮普父亲般的爱。少年时期,在一次意外中皮普见到了逃狱的马戈维奇。然而,马戈维奇最后被英国警方抓捕归案。不久后,皮普被资本家哈尔森姆小姐选中,定期到她的府邸玩耍,满足哈尔森姆小姐的变态欲望。在哈尔森姆小姐的府邸,皮普第一次见到了可爱动人的艾斯黛拉小姐,并且对其一见倾心,因而一心想要成为一名能配得上艾斯黛拉小姐的绅士。突然有一天,贾格尔律师找到皮普,表明皮普受到一笔财产资助,用于培养皮普成为英国的一名绅士。一心想要成为绅士的皮普不假思索,跟着贾格尔律师去了英国。在一段醉生梦死、迷失自我之后,皮普得知一直以来资助自己的人竟然是马戈维奇—— 一名被判流放的罪人。当马戈维奇死后,皮普的经济来源没了,他一下子成了一名负债累累的穷人。皮普如梦初醒,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影片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编,温暖的故事结局让观众看到了新的希望,展现出了多层次的电影主题。
一、批判现实主义主题
(一)皮普的改变
电影《远大前程》改编自查尔斯·狄更斯的同名小说。作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翻拍影片自然体现了浓厚的批判现实主义主题。作为影片的主人公,皮普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无疑暴露出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奢靡与虚伪。皮普在年幼时,被哈尔森姆小姐雇用,陪艾斯黛拉小姐玩耍。初见艾斯黛拉小姐的皮普,对其萌生好感,一见倾心,于是一心想要成为一名绅士。当贾格尔律师前来告知皮普得到一笔财产,能够去伦敦成为一名绅士时,皮普欣喜若狂,不假思索地欣然接受了这笔横财,果断抛弃一直陪伴自己成长的姐夫乔,前往伦敦成为一名绅士。然而,来到伦敦的皮普在纸醉金迷的上层社会中渐渐迷失了自我。皮普整天参加绅士俱乐部的活动,游走于各种社交活动之中。皮普已然不是曾经那个努力踏实,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身梦想的有为青年,而是被整个上层社会的奢靡之风所腐化。成为“绅士”的皮普,沉醉在上层社会的虚伪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中,渐渐成为一个好吃懒做、挥霍无度的人。皮普的姐夫乔,从小守护皮普成长。而当皮普成为伦敦绅士后,皮普对乔态度的转变亦引发了观众的思考。初到伦敦的乔,仍然保持着伦敦乡间百姓的质朴生活作风,对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就餐礼仪完全不了解。在餐厅中不知如何使用西餐餐具的乔让皮普萌生羞耻感,并在餐厅大声呵斥乔。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场景中,导演给餐厅的其他就餐者许多镜头。从其他就餐者的眼神中,皮普看到了人们的歧视与不屑。他们也许在想,为什么一名绅士会和一位乡间粗野男人一同就餐。这种思维模式在资本主义上层社会并不奇怪。上层社会的人们将自己伪饰得高高在上,却向穷人投去鄙夷的目光。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虚伪冲击着观众的心灵,引发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思考与批判。
电影艺术的巧妙就在于可以通过情节的呼应震撼观众的心灵。影片中,皮普曾两次给马戈维奇送去礼物。第一次,皮普与马戈维奇在教堂墓地相遇。逃狱的马戈维奇惊恐、饥饿,抓住皮普并威胁皮普不可告知别人他的行踪,并且要求皮普带去食物。在姐姐和姐夫的口中,皮普得知马戈维奇可能是一名杀了人的逃犯。然而天真无邪的皮普心中充满善良,仍然冒着被姐姐暴打的危险,偷了家里的食物送给马戈维奇。那时的皮普内心是一片净土。然而,当皮普来到伦敦,成为所谓的绅士后,马戈维奇再次冒死找上门来,想要看看他省吃俭用供养的皮普是否真正成为一名绅士。而这个时候,皮普给马戈维奇的礼物竟然是钱,并要求马戈维奇立刻离开。皮普前后交给马戈维奇的“礼物”给观众形成了视觉上的反差与冲击,让观众深刻认识到了皮普的改变,意识到了资本主义上层社会对人性的改变。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奢靡之风无疑是改变皮普的决定性因素。资本主义社会的奢靡、虚伪使皮普从一个脚踏实地、怀揣梦想的青年变成一个不劳而获、醉生梦死的“绅士”。这种转变不禁引起观众的思考,让观众看到了腐朽的社会对人性的摧残。
(二)成为绅士的条件
影片中,皮普成为绅士的条件亦是影片批判现实主义主题的重要体现。皮普能够从一名乡间穷人变成伦敦上流社会的一名绅士,需要的条件仅仅是一笔丰厚的财产,而受到财产资助的皮普却根本不关心财产的来源,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别人的资助。这不禁让观众觉得匪夷所思。来到伦敦的皮普,并不需要学习上层社会的礼仪、文化,只需要学习如何在社交场合中如鱼得水,学习如何在社交场合之中炫耀自己的财富。而上流社会的人们,也同样不考虑绅士是否真的拥有内涵,仅仅在意对方是否和自己同样拥有财富。在英国社会中,绅士本应该代表着拥有高尚人格、尊贵身份的代名词,而现在却成了仅拥有财富,外强中干的代表。资本主义上流社会拜金主义的丑恶与腐朽暴露在观众的视野中,使观众与影片批判资本主义上流社会腐朽现状的主题产生共鸣。
(三)金钱控制人生
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腐朽还体现在上流社会的人们利用金钱控制别人的人生上。这份控制首先体现在哈尔森姆小姐对艾斯黛拉的控制中。哈尔森姆小姐在年轻时,被未婚夫骗走了一大笔财产后精神失常,产生变态心理。万念俱灰的哈尔森姆小姐委托贾格尔律师为其寻找领养对象。贾格尔律师将艾斯黛拉小姐带到哈尔森姆小姐身边。起初,哈尔森姆仅仅想要艾斯黛拉陪伴在她的身边,为她赶走内心的阴霾。而当艾斯黛拉越长越美,哈尔森姆小姐开始产生邪恶的想法:培养艾斯黛拉,让艾斯黛拉代替她去惩罚天下所有坏男人。而成年后的艾斯黛拉也确实走向了哈尔森姆小姐需要她走的那条道路,舍弃了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哈尔森姆小姐用她巨额的财产供养着艾斯黛拉,左右艾斯黛拉的人生,却不尊重艾斯黛拉自身的想法。
哈尔森姆小姐与皮普的第一次见面,也源于金钱。哈尔森姆小姐命令别人为其寻找与艾斯黛拉年纪相当的孩童并陪伴艾斯黛拉玩耍。而细心的观众一定不难发现,哈尔森姆小姐并非真心为艾斯黛拉寻找玩伴,而是为了满足自己想要看到年轻的孩子在她面前玩耍的变态心理。当哈尔森姆小姐突然发现皮普与艾斯黛拉在一起跳舞后,哈尔森姆小姐又狠心将其分开。哈尔森姆小姐邀请皮普的姐夫乔来到府邸,试图用金钱羞辱乔,用金钱来左右皮普的人生。当皮普突然收到一份财产后,一心以为是哈尔森姆资助的皮普前往感谢恩人,而哈尔森姆小姐明知真相如何,却隐藏真相,试图继续控制皮普。作为影片中上层社会的代表,哈尔森姆小姐用金钱同时控制皮普与艾斯黛拉的行为充分体现了资本家游戏他人人生的恶习。
此外,观众不难发现,皮普的改变究其根本,就源于马戈维奇赠与他的那份财产。一切的一切,终归于金钱。当皮普仍是穷人时,皮普与艾斯黛拉不得不分开,而当皮普拥有金钱,成为绅士后,再次相遇的皮普与艾斯黛拉还是分开了。他们之间爱情的阻碍,仍然是金钱。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人们,试图用金钱去控制他人的人生,而金钱同样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人生。
二、人性的觉醒
哈尔森姆小姐是影片《远大前程》中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重要代表,而哈尔森姆的觉醒无疑表达了影片对人性苏醒的向往与称赞。哈尔森姆小姐是家财万贯的贵族,然而,正是这笔财富改变了她的一生。年轻时,哈尔森姆小姐在结婚当天被未婚夫抛弃,并且骗走她一大笔财产。万念俱灰的哈尔森姆小姐再也没有脱下婚礼当天的那身婚纱,也没有走出府邸,而是整天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屋中,像孤魂野鬼般苟延残喘于世。她唯一的乐趣就是将艾斯黛拉培养成为其复仇的工具。当皮普误以为巨额的财富来源于哈尔森姆小姐的慷慨时,哈尔森姆小姐并未试图解开误会,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来控制皮普。在观众心中,这位僵尸一般的新娘却在影片结尾让观众看到了人性的觉醒。
当皮普从马戈维奇口中得知资助他的人并非哈尔森姆小姐,愤怒的皮普找到哈尔森姆小姐进行对峙。而此时,艾斯黛拉也服从了哈尔森姆小姐对她的期盼,答应了另一名品行低下的贵族的求婚。愤怒的皮普在哈尔森姆小姐面前对艾斯黛拉做出了深情的告白。这一举动似乎唤醒了哈尔森姆小姐内心那份封存已久的善良。但命运总是在与哈尔森姆小姐开玩笑。当她觉醒时,她却意外碰倒烛台,烧成重伤。临死前,哈尔森姆小姐仍在请求皮普的原谅。令人欣慰的是,哈尔森姆小姐死前,皮普拽下窗帘,让哈尔森姆小姐再次见到了阳光。影片在这一情节的处理上,让观众感受到了哈尔森姆小姐封存心底的那份真我随着那片阳光进入房间,终于苏醒了。这不仅仅是哈尔森姆小姐的重生,更是人性的觉醒,寄托了影片对人性光辉的称赞。
此外,皮普的觉醒同样为观众带来欣慰之感。皮普的人生经历了从高潮到低谷的巨大转变。皮普曾在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上层社会中迷失了自我,却也在洗尽铅华后重拾了自我。马戈维奇冒着被绞死的风险来到伦敦,想要看看皮普是否通过他的帮助成为一名绅士。而马戈维奇却被仇家盯上,在偷渡回澳大利亚的途中被抓捕,面临被绞死的处罚。身受重伤的马戈维奇最终死在了监狱中,而其财产却全部充公。皮普一下子从一名绅士落魄成一位负债累累的穷人。皮普万分消极,而在最艰难的时刻,姐夫乔用尽自己毕生的积蓄,为皮普还清了债务。醉生梦死后的皮普如梦初醒,终于明白了友情、亲情和事业的真谛。皮普回到自己长大的乡间,重新找回了自己最真诚的朋友乔后,回到伦敦,白手起家,成为一名出色的商人。皮普的人生经历了大起大落后,终于回到了自己原本应该拥有的轨道上。而皮普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跻身于资本主义上流社会。与之前相比,皮普更加成熟、上进,明白了生活的真谛。皮普的改变,代表着大多数曾经在金钱的洪流中迷失自我的人。而皮普的成功,也给曾经迷失的人们带去鼓舞和勇气。让观众对影片情节产生共鸣,巧妙地表达了影片呼唤人性觉醒的主题。
三、结语
影片《远大前程》改编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同名小说,讲述了青年皮普从贫民变成一名绅士后,又变成穷人,最终通过自身努力重拾自我,找到人生轨迹的故事。影片以皮普的人生转变为明线,以皮普与艾斯黛拉小姐的爱情故事为暗线,通过揭露资本主义上流社会对人性的摧残来表达影片对资本主义上层社会腐朽的批判。而主人公的觉醒亦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觉醒与成功的真谛。此外,影片创新性的改编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 肖政艳.浅析维多利亚中产阶级价值观——以《远大前程》为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2] 张冰.解析《远大前程》的意象写作手法[j].作家,2010(16).
[3] 郭荣.狄更斯在小说创作中的潜意识的宣泄——解读《远大前程》的自传色彩[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3).
[作者简介] 杨梅如(1985—),女,河北邢台人,硕士,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文学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