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的故事-亚博im电竞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24日 02:08    编辑:fashion    来源:母子健康 亚博im电竞 » 品牌

林巨

孩子生病,拒绝扎针也拒绝吃药是为何?老师做了什么,让小力忘记了哭泣?

小力发烧的故事

周三晚上很晚了,小力妈妈打电话给曹老师:

“曹老师,小力发烧了,要输液,但是拒绝扎针,也拒绝吃药,怎么哄怎么劝都不管用,没有办法,我只能麻烦您来医院一趟,请您来帮帮我。”

曹老师到了医院,小力已经在精疲力竭中睡着了,曹老师一摸小力的脑门,烫得很,妈妈说刚量完体温,38.7℃。

在等小力醒来的时间里,妈妈使劲跟曹老师抱怨:

“以前这孩子不这样啊。”

“以前也是每次打针都使劲哭,但都是哄哄就好了。”

“跟他说不疼的,一会儿就好,怎么这次就不管用了?”

“使劲表扬他勇敢了,也使劲鼓励他了,怎么越大越……”

“跟他说男孩子要勇敢要坚强可真是……”

“真是恨不得使劲踹他。”

……

曹老师在旁边,静静听着,等着小力醒来。还好,不一会儿,小力醒了,看见曹老师,愣了一下,咧咧小嘴,满脸委屈的样子,又要开哭了。

“来,老师抱抱。”曹老师也很难受,很心疼孩子,赶紧把小力从妈妈怀里接了过来。

老师做了什么,让小力忘记了哭泣?

曹老师先给小力讲了一个小故事,小力听得津津有味,完全忘记了哭泣。故事讲得差不多了,曹老师就问小力:

“小力,你生病了?”

“嗯,老师,我发烧了。”

“很难受吧?”

“嗯。”

“哪怎么办啊?”

“……”

“医生要给你打针吃药,你不喜欢,是吧?”

“嗯,我不要,我不要!”小力立马嚷起来,小嘴一咧,又要开哭。

“是啊,老师也不喜欢打针,我想,没有人会喜欢打针的,你想哭就哭一会儿吧。”

“老师也不喜欢啊?”一听这话,小力倒是不哭了,只是转头很奇怪地看着老师。

“是啊,打针好疼啊……”说着,曹老师做出一副疼痛的样子。

“你看看上次打针,打到老师这个地方了,好疼啊……”

“你上次打针打到哪里了?让老师也看看。”

“老师,我这儿,这儿,都打过针。”

“哇,你好勇敢啊,打过这么多针。”

“打针这么疼,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没事的,忍一会儿就好。”

“真的,宝贝,你真是勇敢啊,这次又要打针了,能让老师看看你的勇敢吗?”

“嗯。”

于是,打针很顺利地完成了,针扎进去的时候,小力哭了几声,可是一会儿就不哭了,一切都很顺利。

曹老师陪小力输完液,妈妈配了些药,让曹老师带回幼儿园,明天给小力吃。

自然,小力会轻松愉快地完成吃药任务。

到了家,妈妈问小力:

“为什么曹老师在你就不怕打针,也不怕吃药,在妈妈面前你为什么就这么不乖?”

小力没搭理妈妈。

花径寄语

曹老师做了如此清晰的示例,这位妈妈还是不懂,后来曹老师跟妈妈好好聊了一次,解答了妈妈的疑问。

花径见过太多的孩子,打针吃药就像上刑场一样,花径忍不住要问:

孩子怕的,究竟是什么?

孩子真的是怕疼吗?

我的小香香打从1岁多开始懂点事的时候起,就不怕打针、不怕吃药,甚至还很享受这个过程,每次去医院都欢天喜地的。因为她喜欢人多,而医院里人总是很多。我想,对于她来说,去一趟医院,和大一点的孩子去一趟游乐园的感觉,应该是一模一样的吧。

当然,扎针进去的时候,她也会因为疼而哭几声,但是也就这个样子了,其他时间,都是欢天喜地的。

所以,孩子真的是怕疼吗?

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孩子怕的,究竟是什么呢?

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悟出来之后,你的孩子每次去医院的心情,也会和去游乐园是无别的。

去医院和去游乐园无别,这是“无分别的爱”的教育的自然的结果。

孩子怕的,究竟是什么?

在花径看来孩子怕的,是被欺骗,是被一次又一次地欺骗。

(一遍又一遍的所谓“不疼”的谎言。)

孩子怕的,是被不允许,是被不允许因为疼而掉眼泪。

(一遍又一遍的“不要哭,不要哭”“别哭别哭”。)

孩子怕的,是被不接纳,是被不接纳因为害怕而表现出的退缩和拒绝。

(一遍又一遍的“要勇敢要坚强要好样的”。)

……

所以,怎么让孩子去医院和去游乐园无别,只需要把这些“欺骗”,把这些“不允许”,把这些“不接纳”、“不要”、“不……”统统都去掉,就好了嘛。

花径的老师所做的,其实就是这些:

没有欺骗、全盘允许、充分接纳……

也就是说,除了对生命的最高的诚实、理解、尊重、信任……外没有其他的了。

在花径的老师看来,孩子生命中所有的真实的感情,所有的真实的感受,都是好的,都是美的,这其间没有什么不好,没有什么不美,没有什么好坏美丑高下贵贱之分别,无须加以任何褒贬或扬抑,只是需要我们静静地,用心聆听,用心尊重,用心理解,如此而已。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有没有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过我们以这样的爱呢?

还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斥和弥漫着“必须这样”、“应该这样”、“不要那样”、“不能那样”、“这好”、“那不好”……的声音呢?

这样的声音,是在做什么呢?

这样的声音,最“佳”的作用,就是摧毁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的声音。

原来,内心的真实的声音,是错的,是不对的,是要修改的。

原来,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感受,是会被无情地漠视、否定和打击的,借由种种貌似合情合理无法抗拒的名义。

原来,我们必须扭曲、修改、装扮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感情和感受,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

显然,这是这个世界最可怕的现实,是生命真正的噩梦之源。

所以,生命真正惧怕的是对真实的否定。

看起来,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存在

唯独不能存在的,就是真实。

这才是真正的惧怕之源。

只是,这也是所有的悲哀之源啊。

所以,生命已经有很久很久

没有和真实的自己在一起了。

我们已经遗忘很多

我们已经迷失很久

我们已经尘封很久

……

只是,亲爱的伙伴,难道我们还想让我们的孩子也过着和我们一样的和自己真实的心灵永久隔阂的所谓的“美好”的生活吗?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