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文学课》一开始,是一个曾经杀害两名女研究生的文学教授在狱中通过卫星上课,带着选课的九名学生研究神秘作家保罗·法洛斯的作品,而那正是与被害死者有关的书。女主角亚历克丝跟随教授的思路一起在文本中抽丝剥茧,破解法洛斯的身份之谜,令教授得以无罪释放。而十五年后,当年上课的九名学生却一个个死去,死者周围又重现了法洛斯的书。这本书呈现了特殊的让人耗尽脑力的复杂结构,小说嵌套着小说,文本里使用了各种暗示、隐喻,信息层出不穷,让人疑惑又像智力竞赛。有的小说就是这样,像一组双层套娃,或者是老派侦探小说里说的“中国盒子”。故事里套故事不算稀罕,但让故事中的人去研究追寻一个作家就会让趣味更多一层。被研究的那个虚构或真实存在的作家、他的作品、作品中的故事和世界观以及从那些细微处推想的作家本人的状态,比描写一般的“有故事的人”更多几个层次,像把一个人物置身于镜子的迷宫里,他的影像互相反射,虚虚实实,让小说变得宽广。研究作家的小说里,有文学研究的方法、挖隐私式的八卦探索,还有对于作家和作品之间关系的推理,加上研究作家的那个主人公自己的状态、生活故事、他去研究作家的原因,甚至可能有他和被研究者之间像猎人与猎物似的互动,就更复杂更有意思了。
日本老牌推理作家松本清张曾经写过《某(小仓日记)传》,一位叫田上耕作的年轻学者拖着瘸腿寻访著名作家森欧外在小仓生活期间的朋友、房东、和尚,他从森欧外的作品和那些人提供的琐碎信息中拼合出完整的生活宴景,如此执著只是因为他从森欧外的小说中感到了精神上的羁绊,他要用自己的行动补足森欧外写了三年的《小仓日记》丢失的遗憾。小说的语言极度平静,像是在为田上耕作写传,而田上耕作是在为森欧外立传,他们之间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和境遇,构成了让人唏嘘的双线。
这类小说中最特别的一例是库切的《夏日》,小说名义上的主角是一位在库切死后研究库切的传记作家,他找到库切的笔记,探访他生命中重要的女性。小说时不时让人感到重重疑惑,不断想着:啊,库切竟然是这样的人,他这样写,是写着玩的还是他这么看待自己呢……这些事有几成是真的?库切的作品中对道德和性那种又压抑又苦闷的心情跟他本人到底是什么关系?明明是小说,却让人带着各种疑问和一探究竟的好奇一再去试着衡量这半自传小说与真实的距离。endprint